谁在做空中国?-兼谈中国的房地产

最近两个月以来,中国突然出现一种说法,即外资在做空中国,房地产首当其冲。这种说法又为“外国阴谋论”找到一个实例。 玩怪罪游戏(blame game)是北京的老把戏。这种怪罪如果真能给中国带来好处,比如这次乱找替罪羊,下次学乖了,不再重蹈覆辙,也算是值了。问题是怪罪游戏玩了一次又一次却老没长进。 我这里试以在中国声誉尚好的《21世纪经济报道》12月1日刊载的文章“外资做空诡计:房地产首当其冲”为例分析,该文有图表,有数据,似乎很有根据。但整篇分析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该文未提该表列举的外资炒房资金到底占欧美资本多少比例,造成的印象是欧美资本似乎大都投资房地产,这应该不是事实。在该文“外资撤退路径调查”一节中,提到外商撤资波及金融业,但是却没提到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当年外商投资中国金融行业做“战略投资者”,一般都有期限约定,期限到了外资是可以撤资的。因此,这种“做空”本来就应该在中国政府金融主管部门预计当中,因为外资来中国不是做慈善事业,也非为“中美友好”而来,是奔利润来的。趋利是其本性,有利则留,无利则去。因此,为其到期撤资预作方案是金融主管部门工作当中应有之义。 第二,该文只字未提近三年进入中国的新增外资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近三年以来,中国媒体不断报道台港资本外迁东南亚等地寻找“成本洼地”的故事,美国中国商会与欧盟中国商会近三年的调查报告更是反复提到外商抱怨中国投资环境日益严苛,美国一些咨询机构的研究报告分析了美资回流的事实。但中国商务部颁布的《2011年1-9月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却表明,中国引进的外资数量在增长:2011年1-9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0407家,同比增长6.24%;合同外资金额1778.6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66.79亿美元,同比增长16.6%。 我一直很关注,这些新增加的外资从何而来?必须说明的是,长期以来,中国引进的外资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假外资,即中国人或公司将资金转至海外,在国外注册公司后,再以“外资”的名义回流中国。,《21世纪经济报道》 在2006年6月19日登过柴青山“外资税收漏洞”一文,其中提到,据中国政府部门总结,假外资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在港澳及国外有实体经营的中资企业,出于发展的需要,回国创办“外资”企业;第二种是出于海外融资的目的,通过注册海外空壳公司及返程收购,以红筹形式上市的原内资企业;第三种是纯粹出于政策性寻租的目的,到境外尤其是离岸金融中心注册空壳企业,然后将自己变身为外企的原内资企业。据估计,第三种形式的假外资在中国非常普遍,不仅实行低税的香港成为内资企业注册空壳公司的宝地,英属维京群岛、开曼岛、萨摩亚等地也分别成为中国引进外资(FDI)的第2、第7和第9大来源地。

中美两国拆迁户霄壤之别的命运

常有人用宏大叙事方式比较中美两国的差别,有比较政治制度的,有比较人居环境的,也有比较教育制度的,当然更多的是比较收入水平。但我近日看到的两篇有关拆迁的报道,却比上述几个角度更能直观地说明美国人与中国人生存状态之差异,这差异就是:在以人权为本的美国,公民权利得到法律强有力的保证;在权力至上且肆虐无边的中国,政府本身成了剥夺人民各种权利(包括生存权在内)的罪魁祸首,民众即使用生命维权也只能为世间留下又一幕人间惨剧。 先说一个中国人听了会感到象天方夜谭的美国拆迁故事:10美元购买纽约曼哈顿区的高级公寓。这个故事的背景如下:纽约曼哈顿区东村火星酒吧曾是公认的最好的平价酒吧之一,因而成为流浪者群聚的艺术场所,它不但以喧嚣古怪的顾客而闻名,也以满墙的涂鸦和震耳朵欲聋的爵士乐而广为人知,极富个性和艺术感染力,因而成为纽约著名的文化符号。今年6月底,这栋保留着老纽约记忆的老房子即将被推倒,在该片土地上将建起一座12层65套的高级公寓。 火星酒吧楼上是廉价公寓,楼上的9位房客在6月底将被迫搬离他们租来的房子。但是他们与建筑开发商BPC达成的协议是两年后花费10美元即可在这栋新的高级公寓里购置一套新公寓。 这样的便宜事情是依靠什么捡来的?其实是两条,一是美国的法律保障房客的权益,一般情况下,房东不能赶走房客,房地产开发商就算是买下了房子,成为新主人,也无权赶走原来的租户;二是美国绝大多数州的法律规定贫富混居,在新建住房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低收入房。BFC的住房建设计划中,指定了13个单元为低收入单元。这9位坚持不愿意搬家的“钉子户”获得了10美元购买住房的优惠,另外4套将以15万美金的价格卖给那些年收入不足6.4万美金的人。这一收入水平约为该地区平均中间收入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