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做空中国?-兼谈中国的房地产

最近两个月以来,中国突然出现一种说法,即外资在做空中国,房地产首当其冲。这种说法又为“外国阴谋论”找到一个实例。 玩怪罪游戏(blame game)是北京的老把戏。这种怪罪如果真能给中国带来好处,比如这次乱找替罪羊,下次学乖了,不再重蹈覆辙,也算是值了。问题是怪罪游戏玩了一次又一次却老没长进。 我这里试以在中国声誉尚好的《21世纪经济报道》12月1日刊载的文章“外资做空诡计:房地产首当其冲”为例分析,该文有图表,有数据,似乎很有根据。但整篇分析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该文未提该表列举的外资炒房资金到底占欧美资本多少比例,造成的印象是欧美资本似乎大都投资房地产,这应该不是事实。在该文“外资撤退路径调查”一节中,提到外商撤资波及金融业,但是却没提到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当年外商投资中国金融行业做“战略投资者”,一般都有期限约定,期限到了外资是可以撤资的。因此,这种“做空”本来就应该在中国政府金融主管部门预计当中,因为外资来中国不是做慈善事业,也非为“中美友好”而来,是奔利润来的。趋利是其本性,有利则留,无利则去。因此,为其到期撤资预作方案是金融主管部门工作当中应有之义。 第二,该文只字未提近三年进入中国的新增外资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近三年以来,中国媒体不断报道台港资本外迁东南亚等地寻找“成本洼地”的故事,美国中国商会与欧盟中国商会近三年的调查报告更是反复提到外商抱怨中国投资环境日益严苛,美国一些咨询机构的研究报告分析了美资回流的事实。但中国商务部颁布的《2011年1-9月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却表明,中国引进的外资数量在增长:2011年1-9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0407家,同比增长6.24%;合同外资金额1778.6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66.79亿美元,同比增长16.6%。 我一直很关注,这些新增加的外资从何而来?必须说明的是,长期以来,中国引进的外资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假外资,即中国人或公司将资金转至海外,在国外注册公司后,再以“外资”的名义回流中国。,《21世纪经济报道》 在2006年6月19日登过柴青山“外资税收漏洞”一文,其中提到,据中国政府部门总结,假外资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在港澳及国外有实体经营的中资企业,出于发展的需要,回国创办“外资”企业;第二种是出于海外融资的目的,通过注册海外空壳公司及返程收购,以红筹形式上市的原内资企业;第三种是纯粹出于政策性寻租的目的,到境外尤其是离岸金融中心注册空壳企业,然后将自己变身为外企的原内资企业。据估计,第三种形式的假外资在中国非常普遍,不仅实行低税的香港成为内资企业注册空壳公司的宝地,英属维京群岛、开曼岛、萨摩亚等地也分别成为中国引进外资(FDI)的第2、第7和第9大来源地。

是谁把中国变成一个精神病大国?

《南方周末》10月8日 发表一篇“严重‘官心病’背后极恶劣的官场生态”,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由于官场生态严重扭曲,给中国政府官员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官员群体的心理疾病相当 普遍,程度严重。一是向上升迁压力很大,二是一些特殊部门的官员面临极大压力。这些部门包括拆迁、信访等面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岗位,还有面对官员的纪检,以 及面对政府部门与大国企的审计部门,以及各类游说不断的药监部门。这些部门的官员因接触的多是社会阴暗面,心理健康状况非常糟糕。该文还提及了官员心理健 康程度与执政能力之间的关系。 这让我想起2010年5月30日《瞭望》新闻周刊那篇“研究显示中国精神病患超1亿,重症人数逾1600万”。这篇文章发布之时,正是台湾首富郭台铭宣布他的富士康N+1跳的“坠楼者”有心理疾病之后不久。该文主要论证中国的精神病患者类型及生成原因,以及在治疗精神病方面的政治介入方式。如果将两篇文章集中在一起读,会看到以下事实: 一、中国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患者无论是绝对数量之众,还是占人口比例之多,当称人类历史上空前之纪录。中国总人口官方报称14亿左右,其中精神病患者超过一亿,几乎占人口1/13~1/10。这一纪录相信在百年内除中国自身继续刷新之外,世界上无其他国家可能赶超。 二、 无论是社会中上层还是下层,全容易罹患精神疾病。今年《南方周末》的文章引述的调查谈的是官员阶层易患精神病的制度成因;去年《瞭望》新闻周刊谈的则是社 会底层为何容易患精神病。比如精神病患者多为“一贫如洗”的穷人。该文引证的“研究”如是说:“由于治疗费用高昂,加之被病人几年甚至十几年和几十年的消 耗,大多数家庭已一贫如洗,就连享受医保的病人家庭也无力承担入院门槛费和门诊自付部分,更别说大 部分病人没有医保。”这等于宣布了如今中国的一条新社会定律,即“穷人=精神病患者”。

中国经济:纵火与消防的循环(二)

9月25日国际金融杂志《欧洲货币》将年度“全球最佳央行行长奖”颁给了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比较有意思的是周小川在颁奖典礼致辞所列举的获奖原因:第一,中国央行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第二,今年以来中国及时调整了货币政策,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即紧缩银根。用通俗一点的语言讲解,在两三年之间,中国央行先是奉命超量发行货币吹胀经济泡沫,继之剧烈收缩银根,压缩自个吹胀的经济泡沫,就是中国央行行长获得这个奖的主要理由。 熟悉中国经济的人,一看就明白第一条讲的是自2009年开始,央行超量发行货币,作为政府投入刺激经济。发了多少呢?中央政府自2009年投入4至5万亿资金,地方政府亦大量利用融资平台举债近14.4万亿刺激经济,据说这些钱当中约有一半进了房市与股市,因此中国这两大经济泡沫得以继续胀大。 第二条讲的是今年央行咬紧牙关紧缩银根之事。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6次提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紧缩,意在挤压前几年千万百计吹胀的房地产泡沫,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不少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枯竭,陷入破产境地,目前在福建厦门与浙江温州方兴未艾的逃债潮就是紧缩银根、资金链断裂的产物。 再也没有比这个获奖理由能更生动地说明中国政府在第四轮经济过热所承担的角色。第一条是刺激经济,即“纵火”有功;第二条是挤压泡沫,即“消防”有功,横竖有功,这个奖给的也真算绝——必须说明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周小川这个央行行长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作不得主,他主政的央行,最多是中央政治局与国务院的一个工具。我以这个奖的获奖理由来做为本文开头,只是因为它太生动地说明了中国经济这几年走势背后的荒谬。

一朵恶之花:洛阳性奴案

近几天诸多新闻当中,最让人愤懑苦涩的是河南洛阳性奴案。 案件梗概如下:河南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职工李浩,在闹市区购置储藏室开挖地窖,并将从当地夜总会等地诱骗来的6名坐台女囚禁,长期施以性侵犯。这些女子被囚禁时间最长的达两年,最短的达3个月,年龄在16岁至24岁之间。这些女子被囚禁期间,有两位因争风吃醋被杀害,埋尸于地下室。 虽说通过诱骗、暴力强制等各种犯罪手段逼迫女子做性奴这类事情在好些国家都曾发生过,但河南洛阳性奴案还是可以折射出不少“中国特色”。要了解中国政府、民众素质及两者共同寄生于上的中国社会土壤,这案件倒算得上一个很好的窗口。 其中堪称“第一特色”的当然是河南洛阳地方当局对这一事件曝光的反应。9月22日《南方都市报》刊发了本报记者纪许光采写的相关新闻后引起轰动,记者本人却于当日中午11时左右在其入住的酒店内遭到两位自称是“洛阳市委干部”的人质问,称其侵犯“国家机密”,并要追查报料人是谁。纪许光将此消息发在微博上,遭到网友群起指责。洛阳地方当局看到捂不住了,赶紧声明李浩不是公务员,只是事业机关的职工——必须说明,政府部门这类宣告亦是近年来的一大中国特色,中国财政供养的单位有党政事业机关,其人事调动都属于管理干部的人事局管理,事业单位的人待遇上比照公务员,许多党政机关也聘请一些编外人士工作,但一遇到这些人违法或者出事,为保护党的形象,其所供职的单位或其上级部门就会立刻宣称违法犯罪者不是公务员或本单位正式员工,以示“清白”。这种行为的荒唐需要另外行文解说。